在众多NBA的忠实粉丝中,不乏有这样的感慨:今年的NBA总决赛似乎少了昔日的热情与喧嚣。通常代表着篮球巅峰对决的总决赛,却被关于杜兰特交易的流言所掩盖了风头。这背后所反映的,不仅仅是赛事的热点问题,更是新生代球员未能崭露头角,缺乏能够引领风潮的门面人物。大多数的关注度依旧依赖于经验丰富的老将们,他们如同三座坚固的桥梁,支撑着整个联赛的人气与热度。
这种情况对NBA的商业营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据《BasketNews》报道,原定于2024-25赛季预期达到的102.5亿美元篮球相关收入目标未能实现。这导致球员们的绩效部分将受到损失,具体损失比例高达9.1%。按照劳资协定的规定,球员们的工资并不会全数准时发放到每个人手中,而是有10%的工资被暂时存入联盟的托管账户中,作为类似于绩效奖金的存在。由于上赛季的BRI指标不尽人意,这10%的绩效奖金中,有高达91%的部分被退回给各支球队,作为对球队老板们的补偿。而球员们实际到手的部分,仅剩下可怜的9%。据《BasketNews》统计,这一损失总额达到了惊人的4.8亿美元。
在这一损失中,无疑是最顶薪球员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。以库里为例,身为上赛季薪资之王的他,尽管每小时的收入高达数千美元,每日醒来的账户里看似增加了一笔巨款(5.4万美元),但实际因BRI影响而损失的9.1%部分却高达508万美元,这几乎相当于两份底薪的收入。紧随其后的是两位大中锋恩比德和约基奇,他们的损失也接近470万美元。而另一位球星布拉德利·比尔的损失也不小,为460万美元。而杜兰特作为他的前队友,也未能幸免,损失了450万美元。
对于这些球员而言,虽然内心难免会有所不满和无奈,但这也是劳资协议的一部分。他们必须接受这一现实,并努力在球场上表现出色,以重新赢得球迷和市场的关注。他们需要让比赛更具观赏性,而非仅仅成为三分的训练场;他们需要球风犀利、观赏性强的球星崭露头角,接过如詹姆斯、杜兰特、库里等人的大旗,成为新一代的流量担当。而在下一轮劳资协议谈判中,球员方必定会努力在BRI绩效目标的制定上更加切合实际,以避免再次出现如此巨大的损失。